說到格列佛遊記,大家的直覺應該是:"咦?童書喔?"然後我的反應是:"冤枉呀!包大人!"
Gulliver's Travels(1726年初版;1735年修訂)名列英語世界當中,最早出現的小說之一,時值satire(諷刺文學)當道的時代,格列佛遍及奇幻世界的遊歷,其實也就是一篇篇尖銳的諷刺作品,對當時的政治環境、社會風氣,以及人心的貪婪險惡,都有不少臧否針砭的評析。
我們上課時,只撿選大家比較陌生的兩部份:空島與智馬國。不過,我還是在此列出全書依序遊歷所到之處,看看是否有之前未曾留意之處,也可供大家日後參考:
- Lilliput (小人國)
- Brobdingnag(大人國)
- Laputa(空島;住滿綺思幻想的"智者",熱愛數學與音樂,面對日常生活幾乎失能), Balnibarbi(空島的地面版,Lagado大學院的所在。學院中充滿瘋狂的學者,有的要從黃瓜裡萃取陽光,有的想把石頭變軟當枕頭,有的要從糞便來判斷會不會謀反...沒錯,就是在諷刺英國皇家學院!), Luggnagg(荒謬官僚島;Lemuel Gulliver也在此處遇見了不死族Struldbrugs,到達80歲之後,由法律宣佈死亡,然後過著死不了,又一直老的無盡/奈歲月), Glubbdubdrib(魔法島;在此處Gulliver遇見當地的招魂師,得見許多歷史上的大人物,使其歷史觀為之丕變。), and Japan(是與史實不同的想像國度)。
- 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hnms/ Houyhnhnmland/ Houyhnhnmsland(智馬國/慧駒國;此為諷刺全人類之章節;此國中,馬為君子,人為牲畜,牲畜咽嗚作聲,以聲命名,遂得Yahoo之稱,意思為集惡於一身之最低等禽獸。)
欸? 變回樸實風了?
ReplyDeleteby Brian
對呀,不然,講義都無法下載。無奈...
ReplyDelete